本网5月18日讯,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介绍了该校师范生的教育模式以及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具体措施。他指出,如何增强学生从事基础教育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形成优秀学生读师范,优秀人才当教师的良好导向将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
韩震说,北师大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学历教师的需求,初步建立了以教师教育模块、教育学硕士为支撑的“4+X”型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是学校的一个特色,长期以来已为国家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人才,近年来学校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生相对稳定。研究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就业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各级各类面向基础教育的规模扩大,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
韩震介绍了学校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几项基本措施及相关配套保障措施。
基本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模式,在培养方案的设计当中着力构件理论与实践结合,职前与职后贯通的教育体系。
二、免费教育师范生模式。我们2007年计划招生1050人,主要是面向西部14个省份招生学生,这之后进入学校13个师范专业学习,非师范专业在两年之内按照文件规定,如果有志从事教师职业可以转入师范专业,学校采取自愿申请,择优选拔。
三、辅修师范模式。非师范生辅修师范专业课程可以取得专业证书和双学士学位证书,也就是说入学以后尽管非师范专业,如果他辅修了师范专业的模块课程,他仍然可以取得相关的证书。
四、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模式。非师范专业学生接受宽口径的教育同时可自主选择修读教师教育课程达到申办教师资格的要求。
五、“4+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有一个层次上移的趋势,非师范专业生在第三学年下半学期可以申请进入“4+2”硕士培养模式,这是经过四年本科专业学习加两年教师教育的硕士学位学习,取得相应证书进入教师教育的就业市场。
配套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了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机制。
二是机构保证。通过整合学校教师教育资源,准备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免费师范生教育的管理以及教师课程的建立和实施,相关的专业课程由各个院系负责。
三是实施师范生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计划,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创新型教育的人才。具体计划包括知名教授讲座、中小学特级教师担任导师等等一些计划。
四是实施高校与中学合作建设。开展与优秀中学合作建设计划,与免费毕业生就业单位形成持久互动机制,建立长期师范生教育教学基地。
五是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参加硕士、研究生在职培养工作。免费教育师范生可在中小学任教期间以远程学习和假期学习方式完成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就可以取得学位证书和硕士生学力证书。
六是在学校质量工程中进行专项建设,加强教师教育的研究、课程研究及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会上,韩震表示,认真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北师大深化教育改革、面向国家建设和社会需要构建教师教育新模式新体系、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大好契机。学校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整合学校教师教育优质资源,着力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巩固和加强学校教育教师特色,培养和造就创新型教育人才和未来教育专家,引领中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主推西部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崛起。